回腸炎又稱豬增生性腸炎,是由細胞內勞森菌感染引起的以豬頑固性或間歇性出血性下痢為特征的消化道疾病,對豬場的危害較嚴重,是影響豬場料肉比的無形殺手,其危害可總結為“四低一高”,即生長速度低、豬場空間利用率低、飼料轉化率低、屠宰率低、死亡淘汰率高。權威報道稱國內98%的育肥豬帶菌,經產母豬陽性率達74%,一定要引起大家的重視。
目前我國對該病尚未有足夠的認識和重視。然而,近年來可能受環(huán)境污染嚴重、氣候變化多端、長途運輸、飼養(yǎng)密度過高、轉換飼料、轉欄等應激,及抗生素類添加劑使用不當等因素影響,世界各地對該病的發(fā)生情況和流行病學報道逐漸增多。在我們國家,也已有30%-50%的豬場發(fā)生該病,危害逐漸增大?;啬c炎在秋季有抬頭趨勢,建議做好防范。
一、臨床癥狀
1)臨床主要表現為出現血色水樣腹瀉,病程稍長時,排黑色瀝青(柏油)樣稀糞。有時糞便里會有大量的未消化的的飼料顆粒。
2)個別豬只甚至突然死亡,是由于細菌突破腸道粘膜屏障,進入血液中,形成敗血癥。
3)有的僅見皮膚蒼白而糞便稍稀,是貧血、腸道出血的癥狀,特點是糞便是黑紅色的。
4)得病的豬體溫不升高。這種細菌是生長在腸道粘膜細胞內,免疫系統(tǒng)很難追蹤,雖然很嚴重,但免疫系統(tǒng)不能將細菌殺滅。
5)一個豬場在肥豬階段,如果有幾頭豬總是腹瀉,生長緩慢,身上發(fā)白,主要就是增生性腸病。
二、解剖癥狀
1)回腸增生、變厚、變硬—像“橡膠管”。
2)回腸粘膜潰瘍、附有纖維素樣物(與仔豬副傷寒區(qū)別開)
3)腸腔內有凝固或未凝固血液(與血痢區(qū)別開)
4)腹膜炎,由于回腸腸道增生變厚,腸道變脆,蠕動時會造成腸管破裂,形成腹膜炎。增生性腸病后期就是腹膜炎比較多。
5)病豬腹瀉,肛門周圍污染糞便,后軀始終有糞便。
6)水泥樣稀便,內有很多未消化飼料成分。
三、臨床表現型
1、急性型
表現為突然血色水樣腹瀉,病程稍長時,排黑色柏油樣稀糞,并可發(fā)生突然死亡。有些突然死亡的豬僅見皮膚蒼白而糞便正常。嚴重者發(fā)病率高達40%。
2、慢性型
表現為食欲減退,間隙性下痢,糞便變軟、變稀或呈糊狀成水樣,有時混有血液或壞死組織碎片、玉米碴顆粒。有的耐過形成僵豬。
3、亞臨床型(隱形型)
該種造成最大危害主要影響不是死亡,而是降低經濟效益。癥狀輕微或無明顯腹瀉,豬采食量雖然正常,但生長速度慢,料肉比不劃算,對飼料利用率可降低17%~40%,出欄時間至少延長15-30天嚴重影響肥豬利潤。
四、影響用藥效果的因素
1、增生性回腸炎在溫差較大、濕度較高、衛(wèi)生條件差的豬場的豬易得,部分朋友治療效果差的原因是未解決豬場衛(wèi)生條件差這個根本原因。因此對該部分豬場建議減少沖欄次數以降低濕度,加強豬舍保溫措施以降低早晚溫差,同時注意加強環(huán)境衛(wèi)生并定期消毒,如此再結合藥物治療方能達到良好效果。
2、引起增生性回腸炎的病原是胞內勞森氏菌,其主要生長在腸粘膜細胞中,而加藥7天為一個療程的治療方式無法完全殺滅寄生在細胞內的細菌,因此會出現停藥后病情反復的問題。而持續(xù)給藥14天可有效殺滅胞內寄生的細菌,方可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3、并非單一回腸炎,同時發(fā)生其他腹瀉病。該類豬群若只添加抗生素而不調節(jié)脾胃自然治療效果不佳,針對此類豬群,最好是敏感抗生素配合調節(jié)脾胃的中藥一起使用。
4、藥物選擇不敏感。選擇原則依次是支原凈--替米考星--泰樂菌素。
同一種藥物在不同豬場治療同一種疾病,出現不同的治療效果,原因不在于疾病判斷不對,不在于藥物選擇不對,而在于未找到效果不佳的根本原因。這個道理不僅適用于增生性回腸炎,同樣適用于其他腹瀉類疾病或呼吸道疾病。
五、綜合防控
1、全進全出,徹底消毒,在準備進豬前,先將上一批豬全部清空,沖洗干凈后豬欄用燒堿水浸泡一遍再清洗,最好火焰消毒,空欄1周后可進豬。在飼養(yǎng)過程中保持欄舍潔凈干燥,保溫。
2、提高免疫力很多疫情的爆發(f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豬的抵抗力低下引起,因此提高豬的免疫力才是防治疾病的關鍵。
3、選擇優(yōu)質適口性好的原料,并定期對加工機器以及食槽進行清洗,添加霉毒清嚴防霉菌毒素。
4、飼料定期添加80%支原凈200g/噸+多西環(huán)素1000g/噸防控,連用10-15天。在使用敏感藥物的同時,配合益生素調會有明顯效果。治療回腸炎一定要注意用藥時間,時間短效果不徹底,容易二次感染。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娫挘?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