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沒有太多的選擇,夢想始于足下
我在一條路上默默地走了很遠很遠,我走散了,
同行近一百人,如今就剩我一個;
或者,是他們走散了,我還在這條路上,他們卻不見了。
——萬長華(海南羅牛山畜牧有限公司營銷總監(jiān))

萬長華,生于湖南,1998年下海,當時97個人一起漂洋過海來到海南羅牛山畜牧有限公司,十年彈指一揮間,轉眼各散盡天涯,只有他還在堅守著。離開的那些人,有在同行任高管或擔任要職的,也有在島內養(yǎng)豬做老板的……曾有人邀請他出去共事,他卻19年如一日地堅守,紅塵陌陌,幾度寒秋。如今,作為羅牛山營銷總監(jiān)的萬長華回看這一路,那些坎坷和歡笑都成了難能可貴的回憶,堅持成了他人生的信條。
下海被當“黑五類”,同行近百人如今只剩他一個
一個人,現世安穩(wěn),那叫幸福;歷經千錘百煉,那叫成長。職業(yè)生涯初期的萬長華無疑是讓人羨慕的,1990年大學畢業(yè)之后,畜牧專業(yè)的他便到常德一個國有性質的種豬場做場長,端著一個金飯碗,朝九晚五,做五休二。不要說是在90年代,哪怕是現在,這生活也讓多少人垂涎不已。只是,萬長華卻不甘寂寞,8年之后,他拋棄了那機械式的單位生活,拒絕了市畜牧局副書記的職位,承受著親朋好友異樣的眼光,毅然決然地選擇了下海。
當萬長華把本科畢業(yè)證遞到廣州南方人才市場的窗口里去的時候,里面的人對他說:“你這是黑五類,還在這里找什么工作!”他萬萬沒想到,想靠畢業(yè)證來找個好工作卻被當成了“黑五類”;出師不利,但萬長華并沒有灰心。
后來他看到一張招聘傳單,于是寫了一封應聘信,萬長華就這樣到了海南。那個公司便是萬長華如今堅守了19年的海南羅牛山畜牧有限公司,他還清楚地記得當時宣傳單上說它是全國第一家養(yǎng)豬上市公司,一年出欄30多萬頭豬。1200元的工資比起之前鐵飯碗的800元,高了400元。
當時海南還很荒涼、很艱苦,過海還需要邊防證。那年同去羅牛山的人有97個,由于天氣炎熱而水土不服、飲食不習慣(海南不吃辣椒),不到3個月就走了30來人,三年之后就只剩下十幾個了。萬長華也曾幾次三番尋思著“逃離”這個地方,他仍記得到2002年的時候宿舍還只有一個電視機,炎熱的天氣連吊扇都沒有,熱得全身通紅瘙癢,再加上蚊蟲叮咬,幾乎是人間煉獄。妻子曾嘗試搬到海南和他一起住,但同樣是受不了那個環(huán)境,住了幾天便回去了,他只能在寂寞空虛無聊中打哈欠度日。
十年之后,當年那將近一百號人,就只剩萬長華一個了。為什么堅守?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人生沒有多少個選擇,既然來了,就要有所作為。
推廣豬人工授精覆蓋海南90%豬場
萬長華的堅守,終于得到回報。從基層技術員到車間主任、再到技術部經理,萬長華仿佛坐上了一輛裝甲車,一路披荊斬棘,職業(yè)生涯步入了坦途。到了04年,羅牛山開始做對外銷售種豬的業(yè)務。當時羅牛山有6個種豬場,但卻沒有對外銷售,可以說那個時候成立的營銷分公司一無所有;而當時大家對場長一年四萬多塊錢的收入很滿足,沒人愿意去接管銷售板塊,萬長華便把這項苦差接手過來。
那時海南主要養(yǎng)地方土豬,當時把瘦肉型豬稱為洋豬,一窩也就生個8-10頭小豬。萬長華便想到推廣豬人工授精,可以發(fā)揮優(yōu)質種豬的優(yōu)勢、提高產仔率。但當時養(yǎng)殖戶觀念水平比較落后,對新鮮事物接受能力不足,政府也對這項技術表示懷疑。
萬長華便決定在海南省內進行地毯式游說,并在各市縣尋找兩三個典型,免費派發(fā)豬精并配種,承諾胎產仔數沒有達到9只的,羅牛山賠償補足。四個月以后,效果非常明顯,胎均多生了3頭。一石激起千層浪,一時間,許多養(yǎng)殖戶紛紛跑來爭著要跟萬長華簽合同。
至今,萬長華已經在全海南建立了350多個豬人工授精服務網點,覆蓋全省90%的豬場。他對海南豬人工授精、品種改良的貢獻受到了省農業(yè)廳、全國畜牧獸醫(yī)總站的肯定,總站還為其頒發(fā)了豬人工授精推廣突出貢獻獎。現在到農村里去還能聽到養(yǎng)殖戶說:那個羅牛山的萬長華提出的這個方案(豬人工授精)很不錯啊!”
萬長華的營銷能力在豬人工授精推廣上得到了很好的詮釋,又在南方13省丹系種豬推廣上得到了發(fā)揚。萬長華常年在南方13省跑,把丹系種豬從無到有、到推廣了60多萬頭,并在全國300多家種豬客戶建立了包括一帶一路引進種豬、技術跟蹤合作、共同發(fā)展的引種合作關系??梢哉f,在丹系豬推廣上,萬長華算是一個人物。
營銷勞模遇飛來橫禍,這么痛苦究竟為了什么
因為勤奮,萬長華在業(yè)內被稱為營銷勞模;關注其朋友圈的人想必都知道,萬長華經常天南地北地,一天一個地方地飛。不知疲倦地工作使得其在事業(yè)上所向披靡,萬長華嘗到了工作帶給其的甜蜜,日子也算過得有滋有味。然而,打擊卻在這個時候到來。
2007年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萬長華開著小車到海南定安縣去做技術服務。經過一個十字路口,看到右邊遠遠地有一輛工程卡車開了過來,謹慎的萬長華便停了下來想著讓大車先通過。熟料,那大車大概是出了故障,攔腰撞了過來,萬長華的右大腿當場骨折,臉被玻璃碎扎得血肉模糊,白身穿的色襯衫被自己的血給染紅了。萬長華還清楚地記得當時旁觀的人群中有個聲音:“哎呀人都死了,咱趕緊走吧!”所幸有一個心腸好的人拿了一個毛巾想著把萬長華的臉蒙上,一靠近才發(fā)現他還有生命跡象,于是趕緊報警送醫(yī)院。
萬長華在醫(yī)院躺了整整一百天,臉上被縫了13針。那個時候,痛苦的萬長華尋思著,這么痛苦,我到底是為了什么。他萌生了退出這個行業(yè)的念頭,但后來還是那句話使他堅持了下來:在某一個領域你可以做得很好,你就是專家,但是到了別的領域你就不一定行了;人生沒有太多的選擇。還有一次,那是在15年農歷十一月份,萬長華去云南大理一個縣做技術服務,當時早上下雪,中午出太陽,晚上又很冷,如此極端反復的氣溫引發(fā)了他的面部神經炎,治了大半年才治好。經歷這個事兒的時候萬長華又打起了退堂鼓,最終依然是一個信念支撐著他堅持下來:人生有點波折挫折沒有什么大不了,我熱愛這個職業(yè),就要一直做下去。
不抽煙、不喝酒,做營銷靠誠信和技術
走南闖北十多年,萬長華在業(yè)內樹立起了一個好形象、好口碑,所到之處,總有人要開車接送他、請他吃吃飯、敘敘舊。這也讓萬長華感慨萬分:在農牧行業(yè)這一塊最重要的就是誠信,不能欺騙人;帶著一種誠心誠意跟別人做事,別人自然會尊重你,愿意和你打交道。
現在萬長華已經跟業(yè)內許多人成為了好朋友,大家都說他是微信達人,微信里養(yǎng)豬人有4900多人,微信群一萬多人。他說:凡是全國各地到海南去的農牧行業(yè)朋友,我都會請他們吃飯,有什么需求也會盡量滿足人家;你不要老是認為人家到了海南就是來買你的種豬的,這是一種很畸形的認識。
當然,做營銷只有誠信那是不夠的。萬長華認為要同時擁有了誠信和技術,才是完美的營銷人員。為了更好的學習養(yǎng)豬管理技術,服務中國養(yǎng)豬農民,萬長華自費在職在中國人民大學讀了農牧管理MBA和EMBA,師從著名三農專家溫鐵軍教授、中國人大著名管理專家張利庠教授、孔祥智教授。多次隨國內農牧企業(yè)考察團在美國、日本、泰國、韓國、德國等國家進行養(yǎng)豬現場學術交流。
萬長華的營銷能力在國內外得到了認同,他曾受邀在美國伊利諾州大學、日本九洲大學、高琦經濟大學發(fā)表演講;還被中國人大授予2016中國生豬產業(yè)十大功勛人物稱號,并被稱為中國人大杰出校友與南方營銷教父。東北某大型飼料集團董事長曾在私下對羅牛山畜牧集團總經理王大林、副總經理金樁博士后說道:“養(yǎng)豬人當中做營銷的,我最佩服的就是海南羅牛山的萬長華,做營銷不喝酒不抽煙,跟人家談生意從來沒有把賣種豬、推銷掛在嘴邊,但是卻是豬賣得最好的一個。”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娫挘?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