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規(guī)模豬場管理中,霉菌毒素中毒是一個常見且危害嚴重的問題。霉菌毒素是谷物或飼料中某些霉菌生長產生的有毒次級代謝產物,廣泛存在于飼料原料中,并在谷物田間生長、收獲、飼料加工、倉儲及運輸過程中不斷產生。對豬群傷害較大的霉菌毒素包括黃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嘔吐毒素、伏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一、黃曲霉毒素中毒
發(fā)病癥狀:
黃曲霉毒素主要對豬的肝臟、血管和中樞神經系統(tǒng)產生毒害作用。中毒后,豬只表現精神沉郁、食欲降低或不吃食、后軀軟弱、走路搖晃,黏膜黃染,體溫正常但糞便干燥。急性病例可在運動中突然死亡或發(fā)病后兩天內死亡,而慢性中毒則表現為精神委頓、運步僵硬、消瘦、肚腹蜷縮,病程較長。
病理變化:
中毒死亡的豬皮膚變化不明顯,但胸腹腔臟器,特別是腸管有出血性變化,大網膜、腸系膜黃染,胃底部黏膜彌漫性出血。慢性中毒豬的肝臟腫大,表面有灰白色區(qū)域,肺臟出血,心內膜有出血斑。
二、赭曲霉毒素中毒
發(fā)病癥狀:
赫曲霉毒素主要引起豬的腎臟損害,表現為豬只飲水量突然增多,頻繁排尿,嚴重時出現血尿。此外,還可能伴有食欲減退、嘔吐、腹瀉等癥狀。
病理變化:
中毒豬的腎臟明顯腫大,顏色蒼白或花斑狀,質地變硬,腎小管上皮細胞變性壞死。長期攝入受赫曲霉毒素污染的飼料還會引起慢性腎損傷,影響豬的生長性能和繁殖能力。
三、嘔吐毒素中毒
發(fā)病癥狀:
嘔吐毒素中毒主要表現為厭食、嘔吐、腹瀉、腹痛等癥狀。豬只對嘔吐毒素極為敏感,中毒后常出現站立不穩(wěn)、反應遲鈍、食欲下降等現象。
病理變化:
中毒豬的胃腸道黏膜充血、水腫,肝臟和腎臟也有不同程度的損傷。嘔吐毒素還可引起動物的免疫抑制,降低機體抵抗力,誘發(fā)其他疾病。
四、伏馬毒素中毒
發(fā)病癥狀:
伏馬毒素中毒癥狀相對復雜,主要表現為神經系統(tǒng)損害和肝臟損傷。豬只可能出現運動失調、癱瘓、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死亡。
病理變化:
中毒豬的肝臟和神經系統(tǒng)出現明顯的病理變化,如肝細胞變性、壞死,腦組織水腫等。此外,伏馬毒素還可能引起免疫抑制,增加豬只對其他疾病的易感性。
五、玉米赤霉烯酮中毒
發(fā)病癥狀: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類雌激素作用,中毒后母豬常出現外陰紅腫、假發(fā)情、屢配不孕、無規(guī)律返情等癥狀。公豬則表現為性欲降低、睪丸萎縮等。此外,中毒豬還可能出現直腸脫、陰道脫等現象。
病理變化:
中毒豬的生殖器官發(fā)生明顯病變,如子宮壁肌層高度增厚、子宮角增大和子宮內膜發(fā)炎等。公豬則表現為睪丸萎縮。
六、保肝的作用
霉菌毒素中毒往往導致豬只肝臟功能受損,進而引起全身性病理變化。因此,保肝在解決霉菌毒素中毒中具有重要作用。
保肝措施:
1. 使用保肝產品:如龍昌膽汁酸,可以促進霉菌毒素在體內的降解或排泄,減輕肝臟負擔。
2. 營養(yǎng)支持:提供充足的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yǎng)物質,增強肝臟的解毒能力。
3. 環(huán)境管理:加強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保持飼料和環(huán)境的干燥清潔,減少霉菌滋生。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娫挘?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