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生豬市場供應過剩的大背景之下,包括養(yǎng)殖、屠宰、終端貿易在內的產業(yè)各環(huán)節(jié)處境艱難,整個市場被悲觀情緒所籠罩。當前來看利空云集,既有公共衛(wèi)生事件持續(xù)影響終端消費,又有飼料價格持續(xù)走高,加劇養(yǎng)殖端深虧。短期內不論是小到幾百頭的散養(yǎng)戶還是大到如牧原這樣行業(yè)翹楚的上市豬企,均難以擺脫“艱難困苦”的命運。那么放眼全球市場情況又如何?是否是另一番景象。
具體從全球豬肉供需平衡表的數據分析,2018年全球豬肉產量為11191.6萬噸,較2017年11105.3萬噸,增長86.3萬噸。而2019、2020年豬肉產量整體呈下滑態(tài)勢,分別減少1088.7萬噸和527.4萬噸。隨著產能陸續(xù)恢復,2021年豬肉產量重回高位,為10894.9萬噸,較2020年增長1319.4萬噸,漲幅為13.78%。目前來看,預計2022年產量仍有增長,為10988.7萬噸。
需求方面來看,2018年豬肉總體消費量較2017年略減,減少74.8萬噸,而2019和2020年受限于全球豬肉產量明顯下滑影響,總體消費量同樣偏少,分別為9987.5萬噸和9505.3萬噸。近兩年基本恢復正常水平,且呈小幅增長態(tài)勢。
進出口方面來看,2020年之前基本呈現穩(wěn)步增長態(tài)勢,截至2020進出口增幅均超過20%,但隨著全球公共衛(wèi)生事件爆發(fā),進出口貿易受限,進出口量減少,但整體不明顯。
綜合來看,全球豬肉市場情況整體供大于求。且對比歷年數據總結出,2018年非洲豬瘟疫情發(fā)生以前全球豬肉總供應和總需求均呈增長態(tài)勢,非瘟疫情發(fā)生之后,產能急劇下降,供應明顯減少,倒逼需求減量。而隨著非瘟疫情得到控制,并逐漸常態(tài)化之后,產能逐步恢復,且速度超預期,供應和需求早已超過非瘟之前的水平,這與國內生豬市場行情如出一轍。
再看一下國內,總體供應來看,首先非瘟發(fā)生之后,產能超預期恢復,截止到2021年全年豬肉產量達到了5296萬噸,比2020年增長28.8%。與此同時,進口豬肉動力強勁,2021年中國進口豬肉及雜碎超過600萬噸,豬肉總供應量超過5800萬噸,全年豬肉供給量接近歷史最高水平。
需求方面,我國豬肉年消費量2014年之前是呈穩(wěn)步增長態(tài)勢,2015年之后基本保持穩(wěn)定,約5500萬噸,除了非瘟導致產能急劇下降后2019年銷量4255萬噸和這兩年由于新冠,終端消費低迷導致2020年4113萬噸,除此之外基本保持不變,而且豬肉消費的結構基本固定,并沒有出現新的需求增長點,也就是說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銷量也不會大幅的增加。
因此MYsteel農產品認為,受現階段產能和終端需求影響,短期全球生豬市場格局不會出現明顯調整,供大于求仍或持續(xù)。而國內來看,即使隨著產能去化速度進一步加快,豬肉總供給或逐漸減少,但初步預計豬肉產量大概仍在5000萬噸左右。而進口方面,肉類進口受公共衛(wèi)生事件及其他政策影響雖然或延續(xù)小幅縮減態(tài)勢(去年減少幅度15%),但總量依舊偏多。
以上,在供給總量的帶動下,加之公共衛(wèi)生事件影響終端需求,因此國內乃至全球供大于求局面或難改。因此豬肉價格整體仍或呈現弱勢,雖然有時會出現階段性走高,但價格水平仍或低位徘徊。
免責聲明:
- 1、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刊登的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2、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轉載的文章均已注明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如有侵犯原作者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電話:0371-65778965 )
- 3、河南畜牧獸醫(yī)信息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及作者。感謝您的支持和理解!